盒子的背后,是受眾,是一個走進千家萬戶的屏幕,同時也是難以估算的超級市場。此次,廣電總局點名批評華數傳媒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互聯網盒子“天貓魔盒”,以及百視通的“小紅酷盒”,是對盒子市場的一次大力整頓。業(yè)內普遍認為,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的7家企業(yè)將成為重要受益者,未來議價能力有望提升。因為作為ott產業(yè)的核心,對于盒子、互聯網電視廠家與視頻網站等內容提供商來說,進軍盒子市場就必須依附這7家牌照方。 嚴厲、精準的規(guī)定 多重優(yōu)勢使盒子類產品迅速走紅市場。近年來國內各大視頻網站在多渠道布局方面競爭激烈。隨著pc端視頻市場的日益飽和,視頻網站同時開始加大在移動端和電視端的布局,多屏融合正成為產業(yè)發(fā)展趨勢。其中,在網絡電視方面,視頻網站的“客廳爭奪戰(zhàn)”也是愈演愈烈。而隨著廣電總局的清理整頓,視頻網站進軍客廳的戰(zhàn)略無疑將在此過程中受阻。 根據相關規(guī)定,7家被廣電總局核準的集成機構在選定擬合作的終端產品的類型、廠家、型號后,需向廣電總局提交客戶端號碼申請。而后,廣電總局將按照統(tǒng)一分配、批量授權、一機一號等現行的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編號規(guī)則,針對合格型號的終端產品授權發(fā)放相應的號段,允許在號段范圍內生產終端產品。經授權的集成機構,負責按照唯一原則確定每一臺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的編號。 這種規(guī)定可謂嚴厲、精準。 而實際上,廣電總局早對此有明文規(guī)定,其2009年的181號文規(guī)定,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不能與設立在公共互聯網上的網站進行相互鏈接,不能將公共互聯網上的內容直接提供給用戶。同時,181號文還規(guī)定,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只能接入到總局批準設立的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上,不能接入非法集成平臺;內容服務平臺不能與設立在公共互聯網上的網站進行相互鏈接。 同樣的視頻內容在電腦端、電視端或者手機端播放,分屬不同版權?;ヂ摼W電視機頂盒的出現使得一些獲得了電腦端、手機端播放版權,但未獲得電視端播放版權的視頻網站提供了視頻內容播放通道,實際這已經涉嫌侵權的范疇。故廣電總局此次重申181號文加碼監(jiān)管力度,不僅是出于“凈網”的考量,同時又有利于改善網絡視頻的版權侵權亂象,對于規(guī)范版權使用起到推動作用。 發(fā)展互聯網電視,7張牌照夠嗎 目前cntv是電視盒子合作的主流對象,包括小米、樂視、華為等熱門盒子均投靠其門下。華數和百視通則主打“天貓魔盒”、“小紅酷盒”,湖南廣電先后與華為、海美迪合作推出盒子“芒果派”、“芒果嗨q”。另外cibn與樂視、新興的泰捷視頻有合作關系,南方傳媒和優(yōu)朋普樂則正在試水相關方面服務,只有cnbn一直按兵不動沒有推出任何盒子。 創(chuàng)維研究院院長王志國認為,牌照方與廠商的合作模式相對簡單。據他介紹,廠商生產的每一個電視盒子或智能電視都需要支付牌照方一定的費用,而牌照方除了給與生產授權外,還提供其所擁有的內容資源。 以智能電視為例,在第一批牌照發(fā)放時,牌照方收取家電廠家每臺智能電視20元左右,但隨著牌照增加到7張,收取的費用降至10元甚至更低。”王志國說,牌照方開始從長遠角度考慮,本著互惠互利的關系,收取的費用會繼續(xù)下降。 泰捷視頻、海美迪等多家盒子廠家的相關負責人均證實了上述說法。目前7張牌照遠遠不能滿足互聯網電視發(fā)展的需要,未來隨著牌照方增多盒子廠商的被動地位或將得到改善。但對目前還沒有介入硬件生產的內容提供商來說,“關閉函”無疑將影響他們的預期。而對優(yōu)酷、愛奇藝、搜狐等視頻網站而言,原本試圖進入“第四屏”提高流量和收入的想法將因此而受挫。 目前大部分內容提供商都是與硬件廠商進行“開放合作”,既不收取任何費用,亦不插入商業(yè)廣告。這意味著目前內容供應商正不斷“燒錢”試圖搶奪家庭互聯網市場的入口。 但內容提供商絕非是弱勢群體,亦不甘心成為盒子廠商的“仆人”。近日,樂視網在向北京海淀法院起訴小米盒子等盜播其十部影視作品一案中取得勝訴,小米公司需賠償樂視網損失15萬元。不過有消息傳出,此事直接導致央視cntv旗下的未來電視終止與樂視網的牌照合作關系,雙方關系陷入僵局,令樂視盒子的前景蒙上陰影。 樂視發(fā)布聲明,稱與未來電視的合作“從未終止”。除了cntv,樂視還與華數、cibn等牌照方合作。 牌照方將成為市場受益者 隨著廣電總局的此次整頓,牌照方將成為重要受益者,其未來議價能力有望大幅攀升,行業(yè)中存在的亂象也會得到整治。尤其是價格競爭、無序競爭會受到嚴格打壓,牌照方的合法權益、合法地位會獲得更好的尊重。 互聯網電視盒子近年來在國內獲得迅猛發(fā)展。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指出,導致現階段彩電市場下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市場產量趨于飽和、房地產市場的低位運行,后政策時代的透支效應,低成本的電商渠道以及電視智能化帶來的經營收入模式的改變等因素。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電視盒子行業(yè)的規(guī)范也將推動傳統(tǒng)行業(yè)的發(fā)展。 與此同時,行業(yè)專家認為,廣電總局這次下發(fā)文件主要針對牌照方的違規(guī)行為,更大量的問題在那些山寨盒子。這次對有牌照的廠商的違規(guī)整頓,或是為接下來整頓無牌照、打擦邊球的廠商做鋪墊。另外,廣電總局本次整頓意在打擊未經播控審核的違規(guī)視頻客戶端及第三方應用軟件;打擊違規(guī)及盜版現象,意味著用戶不能再通過聚合軟件或者視頻客戶端觀看免費內容,短期勢必降低用戶體驗,削弱其相較iptv和數字電視的競爭優(yōu)勢。因此,視頻客戶端及第三方應用廠商,愛奇藝、優(yōu)酷、搜狐視頻等陣痛將不可避免。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禁止預裝未經審核的視頻軟件客戶端,這暫緩了互聯網視頻企業(yè)進入客廳,但互聯網電視的牌照方話語權將增強,有線行業(yè)也將小范圍地從中短暫受益。當然,互聯網企業(yè)進軍客廳市場具備戰(zhàn)略級意義,在不觸碰紅線的前提下,互聯網企業(yè)仍會積極向客廳市場滲透。 盒子被整頓 智能電視會受影響嗎? 在監(jiān)管部門“凈網行動”的背后,是一個各種商業(yè)力量競相角力的新興市場——互聯網電視。它成為it界繼智能手機之后,下一個極具開拓空間的商業(yè)領域。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互聯網開始滲透、改變,甚至顛覆傳統(tǒng)的有線電視。 調查機構幾年前的預計,中國互聯網電視的數量將從2010年的200萬臺增至2017年的9300萬臺。而最新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各類互聯網機頂盒累計出貨量已經達到1950萬臺。預計2014年全年,這個數字將超過4000萬臺,這樣的增速已經和有線電視用戶增量持平。 幾年來,互聯網企業(yè)、終端硬件廠商、廣電和電信運營商等各種商業(yè)力量,爭相布局互聯網電視市場。不過,新興產業(yè)的擴張之路,伴隨著對政策底線的不斷探底,其中不乏違規(guī)之舉。即便時下頗受市場歡迎的小米盒子,在2012年也曾遭遇“叫?!?,與此番“整頓函”所針對的問題幾乎類似。 針對互聯網電視突破政策底線的嘗試,有業(yè)內人士直言:“互聯網電視市場一片亂象,人人覺得自己能取代電視臺和有線網,架個服務器就盜版盜播,賣個盒子就敢稱王,本屬政府管制的行業(yè)變成了菜市場,打擊盜版、規(guī)范牌照,下一步該清理山寨盒子了,這將會是一套組合拳,最后行業(yè)市場有序發(fā)展,用戶各取所需。” 而對于消費者而言,他們所在意的是,通過互聯網機頂盒,是否還能夠享有充足的網絡資源,而這正是互聯網電視最大的便捷所在。 事實上,在此次整頓中最受影響的并非互聯網電視牌照商,而是諸如優(yōu)酷土豆、搜狐視頻等視頻網站。業(yè)界分析,在互聯網電視內容資源嚴格管控的形勢下,互聯網布局電視終端的步伐將被延緩,網絡視頻資源如何規(guī)范地進入電視播出渠道,還需要更多的辦法。 本版文字根據《時代周報》、 《南方日報》等 |
Archiver|新帖|標簽|軟件|Sitemap|ZNDS智能電視網 ( 蘇ICP備2023012627號 )
網絡信息服務信用承諾書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21768 丨 蘇公網安備 32011402011373號
GMT+8, 2025-8-18 23:33 , Processed in 0.028563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