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10年DIY老玩家,我現(xiàn)在依舊對DIY保持著十分高漲的熱情。早些年PC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算是比較高端的玩意兒,大家自己DIY的主要原因大多還是為了省錢,追求一個性價比,而隨著PC的逐漸普及,DIY則逐漸成為了高端玩家的一種追求。追風者(PHANTEKS)PK(H)416PSW ATX靜音水冷側透機箱(后文簡稱追風者PK416) ,這款定位在靜音、水冷、側透的機箱很明顯是針對的中高端用戶,而499元的價格相對于來說也還算親民,這就讓一些對裝機有要求且預算并不非常充足的用戶有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下面奉上對這款追風者PK416的所有體驗, 各位客官慢慢看。
追風者PK416開箱及外觀:
首先先簡單說說開箱。包裝好評給滿分,一共套了兩個紙箱子,里面有泡沫,有塑料膜,側透的擋板例外兩面都有保護膜,不錯不錯,這讓玩家收到產(chǎn)品的時候會很安心,不用擔心暴力運輸什么的。 附贈配件分別為兩套螺絲+捆綁帶、兩張頂部防塵網(wǎng)、一條發(fā)光燈條。另外還有兩個風扇已經(jīng)被安裝到了機箱的前面進風孔和后面出風口的位置。
追風者PK416外觀:
外觀部分,追風者PK416屬于中塔式機箱,長寬高分別是470mmX210mmX465mm。設計算是沉穩(wěn)硬朗的款式,給人的感覺是那種冷俊型的。這款機箱并沒什么浮夸的設計,看著也比較清爽,但是各種小細節(jié)的處理也很到位的。
機箱正面是一個梯形的造型,前側的進風孔分別位于前面板頂端和底部,并且都設計有防塵網(wǎng)。
機箱后面設計比較常規(guī),但是細節(jié)設計好評,比如后置風扇位置上下可調,PCI擋板雙重固定,電源正反均可安裝等。
后置12CM風扇位置可上下調節(jié),這樣的話針對不同的處理器散熱器,可以進行一定的調整,讓風道更加流暢,有利于散熱。
PCI擋板的設計采用雙重固定,安裝和拆卸時首先需要將右側的兩個螺母松動,移動固定擋板才可以。
下置電源的位置,支持正反兩面安裝,根據(jù)用戶自己的習慣和需求,可以讓電源風扇沖下,走從底部進風的單獨風道,也可以讓電源風扇沖上,走機箱內的風道,幫助內部散熱。并且在機箱與電源接觸的位置,配有緩沖膠墊,可以避免一些震動和噪音。電源底部同樣也設計有防塵網(wǎng),并且可以輕松拉出來進行清洗。
機箱頂部分別是兩個14CM風扇散熱孔,有需求的用戶可以打開上面的擋板,進行自行安裝,不需要的直接蓋著就好了。這兩個擋板采用吸附式設計,每個擋板通過四顆磁鐵固定,磁力比較大,固定也很穩(wěn)固。
其余的就是常規(guī)的電源開關按鈕,電源指示燈,耳機麥克風接口和兩個USB3.0接口。
另外這款機箱還有三個隱藏按鈕,分別是風扇轉速調節(jié)按鈕,燈光顏色切換按鈕和重啟按鈕。這三個按鈕在機箱頂部有圖標指示,按鈕則被隱藏在了前部進風孔的位置。畢竟這三個按鈕不是很常用,這樣的設計也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機箱整個的簡潔風格。
風扇轉速調節(jié)按鈕 ,可以控制機箱風扇的轉速,有三擋可選,兼顧高效與靜音。燈光顏色切換按鈕提供了10種不同燈光顏色的切換,隨機贈送的燈條如果安裝之后,同樣也會隨著機箱燈光顏色進行切換,后面裝機中會有燈光展示。
機箱左側則是采用大面積的側透處理。以前的電腦主機設計的都比較丑,大多數(shù)人也都是放在桌子下面,而現(xiàn)在的主機,已經(jīng)更多的成為玩家炫耀展示的玩具,也成為了一種裝飾品或者藝術品,側透的設計除了能夠展示各種機箱內部的高端配件以外,也更多的迎合了玩家對于燈光污染這一形式的需求。機箱右側啥也沒有,鐵板一塊,就不說了。
內部結構及設計:
下面讓我們打開前面和兩側的擋板,來看一看機箱內部和擋板內側的一些小設計。
首先是機箱前面板,機箱前面板大面積覆蓋了吸音棉,采用垂直面無孔設計,讓噪音通過反射逐漸消除。頂部和底部的進風孔也都設計了防塵網(wǎng),并且也是可以輕松取下清洗的。
機箱左右兩側面板,除了左側大面的側透以外,其余部分也均覆蓋了吸音棉。另外,機箱頂部兩塊風扇擋板也同樣有吸音棉覆蓋。這款機箱四面覆蓋吸音棉的設計,也正好表達了其靜音的這個設計理念。
接下來看看機箱內部骨架的設計與做工。首先說說整體感受,追風者PK416的做工和用料還是很扎實的,內部鋼板厚度和鋼架強度都值得肯定,筆者用手感受了一下,基本上不可能徒手掰彎。一直以來,我判斷一款機箱用料是否扎實,一方面是看機箱重量,追風者PK416的毛重有8.0kg,一方面是看我能否徒手掰動內部結構,很顯然追風者PK416在這兩方面表現(xiàn)都不錯。追風者PK416的機箱內部結構設計可以用非常開放來形容,它給玩家留出了非常充足的內部空間和變換形式。
機箱內部支持ATX和Micro ATX主板版型,最大尺寸272X305mm以內的主板,在不安裝硬盤擴展位的時候,顯卡最長可支持到395mm,安裝硬盤擴展位也可支持到280mm,395mm的長度可以說已經(jīng)覆蓋了所有消費級顯卡的尺寸,所以用戶在挑選顯卡的時候,并不用擔心顯卡長度,即使安裝了水冷排,也妥妥能放得下顯卡。 CPU散熱器的限高為170mm,空間也算充足,不過對于一些頂級巨型風冷散熱器來說,這個170mm的限高還是稍顯拮據(jù),至于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這款機箱可以走背線,而且留給背線的空間很大,后面給你們看。 前側支持最多三個12cm風扇和兩個14cm風扇或者是360和280水冷排。安裝大水冷排的時候,可以把前置風扇下面的那個擋板拆除。不安裝水冷排的話,玩家還可以單獨再購買硬盤托架,進行硬盤擴展。 另外既然前面說了支持走背線,那么硅膠穿線孔就肯定少不了,硅膠包裹穿線孔已經(jīng)算是可以走背線機箱的標配了,沒什么可說的。 下面就來說說背面。機箱內部本身的線纜已經(jīng)通過束縛帶捆綁好,非常整齊。 左上區(qū)域是硬盤托架安裝擋板,左下區(qū)域是兩個3.5英寸抽屜式硬盤位,右側中部是兩個2.5英寸硬盤位,可以安裝筆記本硬盤和SSD固態(tài)硬盤,右下則是長達270mm的電源位。對于普通電源來說,這個空間非常充足,并且對于非模塊化標準尺寸電源來說,多余出來的空間剛好可以收納多余的線纜,使得機箱內部看起來更加整潔。 機箱本身的介紹基本上就這么多,總體而言這款機箱讓我找不到什么明顯缺點,內部結構設計合理,空間也很大,能夠給玩家充足的發(fā)揮余地,并且做工也很扎實,四面吸音棉設計也給好評。還有一點實在不知道該寫在哪,就加在點評這里吧,追風者PK416的機箱所有的鋼板邊緣,全都采用了包邊設計,不會劃手!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的話,機箱燈光不能關閉和風扇轉速調節(jié)沒有明確指示算是兩個吧,畢竟有些人不喜歡機箱發(fā)光,我女朋友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在調整風扇轉速的時候,需要把手伸到后面感受風速,要不然并感覺不出來到底是哪個檔。
裝機實錄:
下面上實際裝機過程記錄,這個裝機比較折騰,先要把我現(xiàn)有的機箱掏空,然后再挪過來,整個過程連上清洗配件整整折騰了我一整天,簡直是累死爹了。 左邊是我現(xiàn)在自己的機箱,銀欣烏鴉1代,銀欣也就這款機箱還能看了,內部空間也算不小,后來出的機箱簡直是丑,而且空間還小。
它不是主角,隨便拍兩張,對比一下大小。
接下來開始進行配件的搬家工作。其實簡單對比兩個機箱的內部結構來看,烏鴉1代是比較奇葩的上下風道結構,硬盤和光驅位設計比較傳統(tǒng),畢竟這是好幾年前出的機箱了。而追風者PK416的設計就開放很多,留給玩家發(fā)揮的空間也更多。 因為之前在烏鴉1上走的也是背線,拆卸起來簡直是要命,折騰將近一個小時之后,幾大件總算都出來了。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清理了一下配件上的土,顯卡簡直臟的沒法要了快。
配置信息:
簡單列一下一會兒準備安裝在追風者PK416機箱中的配件型號。 CPU:Intel i7 5960X Haswell-E
主板:技嘉X99 UD3P(ATX版型)
內存:海盜船 2X8GB DDR4 2666
顯卡:映眾GTX760冰龍
SSD:Intel 750 SSD 1.2T
硬盤:希捷 5TB
散熱器:九州風神GAMER STORM 阿薩辛
裝機過程:
裝機開始,首先按照個人習慣,我先上了電源。標準尺寸的電源很輕松的塞了進去。我比較喜歡電源通過底部進風,走單獨的風道,所以是按照電源風扇沖下的形式安裝的。 正如上面文中我提到的,對于非模組電源來說,后面預留的空間非常實用,用不著的線先統(tǒng)統(tǒng)塞進去。然后要用的線通過后面的束縛帶捆綁一下,塞過穿線孔,留著一會兒插在主板和顯卡上。 電源安裝完就這樣,忽視上面的灰塵吧,因為我清洗電腦都是直接自來水沖,我真的沒有勇氣把電源直接過水,所以就懶的清理了。 接下來給CPU重新上硅脂,然后要先安裝內存再上散熱器,要不然內存根本裝不進去。散熱器的寬度剛好擋住內存。整個安裝過程最難的不是走背線,而是安裝散熱器,扣具實在太緊了,簡直反人類的設計,上扣具上了十五分鐘。 散熱器壓好之后上風扇,前面原裝風扇估計是服役時間太久,又總被我用水洗,已經(jīng)掛了,所以隨便拿了一個12cm的裝上了。你們不要糾結我的裝機順序,有的人喜歡先裝主板再壓散熱器什么的,我這個你要是先把主板塞進去再壓散熱器根本不可能裝的上。
主板上機,尺寸剛剛好,因為電源線都是按照主板位置留的,所以主板上螺絲之后直接插上各種電源線就好了。這里普及一個裝機知識,裝機的時候不要怕把線插錯,因為你根本不可能插錯,主板的各種接口都有防呆設計,插的進去的就是對的,錯的你根本就插不進去。
主板供電和前置USB3.0接口。
處理器供電插口安裝的時候失誤了,主板固定后,散熱器體積太大,與機箱頂部之間的空隙過小,裝起來比較費勁,建議用ATX主板的同學可以先把CPU供電插好,然后再固定主板。
前置音頻接口
電源按鈕和重啟按鈕以及硬盤指示燈。
接下來就可以準備安裝顯卡和固態(tài)硬盤了。首先要根據(jù)顯卡和固態(tài)硬盤位置,先擰下固定PCI擋板的螺母,然后松動旁邊兩個螺母,把這個固定擋板往上移動,這樣才能夠進行顯卡安裝,拆卸的時候流程也一樣。
顯卡固定到位,一會兒接上供電。映眾的GTX760冰龍長度大概在30cm左右,安裝完之后我們看到右側的空間還是非常充足的。
然后是SSD固態(tài)硬盤固定到位。到這里正面的安裝基本已經(jīng)完工,下面我們在背面安裝我的3.5英寸硬盤。
硬盤是抽屜式設計,背面最多可以裝兩塊。首先拉出硬盤支架,將左右兩側的固定模塊打開,卡入硬盤,將左右兩側固定模塊掰回去,固定好硬盤。最后塞進機箱,接上電源和數(shù)據(jù)線就ok了。
手里的2.5英寸SSD都在筆記本里,懶得卸下來了,這里用一塊2.5英寸機械硬盤給大家大概展示一下看看。這里如果需要真的固定安裝的話,需要先取下硬盤架,固定硬盤,然后再掛回去。
隨機附贈的燈條忘記拍照了,這里簡單介紹一下。燈條的長度與機箱長度剛好基本一致,研究了一下位置之后,建議安裝在側透這一面的機箱頂部。這個燈條采用的是吸附式設計,里面都有磁鐵,可以直接吸附在機箱上,安裝和移動都很方便,然后電源接到機箱背面的一個四針預留接口上就ok了,so easy。
好吧,最終裝機完畢,正面看內部還是非常整潔干凈的,恩,不錯不錯。背面看的話,雖然有點兒亂也算是亂中有序,你們可以忽略了。
看似一切順利的裝機,最終在最后一步出了點兒小插曲。最后準備蓋上側板的時候,因為散熱器其中一個風扇是圓形的,所以高度突出了一些,蓋子蓋不上....然后稍微調節(jié)了一下,把中間風扇往下移了一些,剛好能扣上。雖然有插曲,不過能夠順利搞定還是不錯的。
效果展示:
上桌展示一下吧。 追風者PK416放桌子上感覺大小還是挺合適的,比之前的烏鴉1省了不少空間。賽睿魔獸世界版的鼠標與追風者PK416機箱兩個藍色也還很搭配。關了燈效果更好。 前面說過,追風者PK416機箱支持十種燈光顏色,這里展示一下。燈光效果。
溫度測試:
機箱最主要的功能當然不是擺著看的,除了看內部設計,做工用料以外,判斷一款機箱好壞的重要因素還有一點,就是散熱性能!風道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機箱的散熱。下面是在26攝氏度正常室溫下的溫度測試結果。 i7-5960X待機狀態(tài)處理器溫度保持在30度左右,滿載30分鐘之后,處理器溫度升高到60度左右,對于一顆140W的處理器來說,這個成績雖然算不上極其突出也算是不錯的了,如果玩家自己再增加幾個散熱風扇或者上水冷的話,溫度肯定還會有下降空間。
寫在最后:
追風者PK416整體而言是一款不錯的機箱,簡潔硬朗的外觀設計是我所喜歡的,細節(jié)的設計和扎實的做工也值得肯定。追風者PK416在有限的機箱空間內給DIY玩家最大限度的預留更多可以自行發(fā)揮的空間,這對于大多數(shù)DIYer來說,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作為一款定位在靜音、水冷、側透的機箱,追風者PK416在靜音和水冷方面其實都下了不小功夫,多面的吸音棉,360水冷排的支持,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設計,不過本次測試比較可惜的就是手頭并沒有水冷設備,沒能突出展示追風者PK416在對水冷設備方面的強大,實在是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