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從盒子到電視:一場炮火肆虐的戰(zhàn)爭(上)》中,我們重點講的是電視盒子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們之間的愛恨糾葛,并在結尾提到智能電視才是家居智能生活的真正中心。在近幾年,電視發(fā)展速度頗快,不僅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各種新概念、噱頭輪番上演,云電視、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也一一登臺獻藝,而且還顛覆了人們心中耐用品的概念,成為快消品。 此外,電視行業(yè)也不是一帆風順。等離子電視最近徹底退出市場也給予業(yè)界諸多警示。相比電視盒子,電視市場的戰(zhàn)爭更加波瀾壯闊,畢竟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市場。也許,在電視市場,沒有真正的贏家,有的只是風水輪流轉的無奈。 從耐用品到快消品,電視急速進化 在用戶的傳統觀念中,牛奶的保質期是6個月,方便面的保質期是9個月,衣服的保質期是一年或二三年……而一臺電視的保質期起碼是數年乃至十數年。在這十數年內電視都依然可以使用,甚至不會落伍,屬于絕對的耐耗品——很多用戶還在懷念小時候十四五英寸的黑白電視。誠然,從質量上看,電視絕對屬于耐用品,用個十幾年也沒問題。但如今電視卻越來越像快消品,其保鮮期僅僅只有一年甚至幾個月,換得越來越頻繁,落伍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就像手機一樣,我們都知道如果它不壞,可以用上四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但在生活中你見過用這么長時間的手機嗎?很少,因為手機更新速度實在是太快,用戶很容易產生喜新厭舊的心理,被層出不窮的新手機所吸引。如今,電視所面臨的也是這樣一個處境。電視采用的技術越來越新、系統越來越高級、硬件越來越強悍、外形越來越奇特、功能越來越豐富……而與此同時,價格越來越低——隨便一款旗艦手機的價錢就能買回性能不俗、屏幕超大的中高檔電視。在這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用戶更新電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每隔兩三年甚至一兩年就更換電視已經成為很多用戶的生活常態(tài),人們也對此司空見慣。 電視廠商在其中也推波助瀾,以超快的更新速度、海量的電視新品來引導用戶更多地進行消費——在今年,三星就發(fā)布了61個型號的新品,包括近30個系列。對于廠商來說,不斷更新的高端旗艦新品可以賺取更多利潤,而淘汰的中低端電視產品可以在四五線地區(qū)繼續(xù)銷售,補上空擋的中低端新品能夠以新品的噱頭刺激用戶的購買欲望。一舉多得,廠商自然會加速電視成為快消品的步伐。 雖然網上經常爆料如今電視的開機率逐漸降低,但不可否則,作為社會基本組成單位的家庭,其生活中心還是以電視為主。家人和朋友一起圍繞電視聯絡感情、探討節(jié)目內容等是長久以來養(yǎng)成的習慣,并不是輕易能夠被互聯網所消融的。因此,電視市場還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梢酝诰颍娨暿袌鲆廊皇钦l都不會忽視的一座金礦——看看現在國內的互聯網電視戰(zhàn)爭之慘烈就知道一二了。電視成為快消品,不僅是必然趨勢,也是電視能夠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的基礎因素。只有電視成為人們生活中可以隨意更新的產品,電視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電視變身多面手 電視之所以能夠成為快消品,和近幾年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概念、噱頭、系統等有密切關系。伴隨著電視行業(yè)的加速升級,這些元素也不斷融入到電視新品中。3D、4K、云、智能、電視購物/支付、互聯網等都被塞進電視這原本只是被動接受節(jié)目的顯示器中。 從技術角度看,3D技術在前兩年無疑挽救了被互聯網沖擊得市場份額迅速下滑的電視市場,3D電視的快速普及讓很多用戶足不出戶就享受到3D電影帶來的震撼。但隨后用戶就發(fā)現,限于電視屏幕過小,限于3D技術的不成熟,3D電視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于是,3D技術對電視市場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小。 不過電視廠商可是絕對不會放棄的,于是4K技術被運用在了電視上。4K超高清技術代表著電視畫質的極致,目前尚未普及。但可以看到的是,正在逐步走進普通用戶的家庭之中。而且4K電視的價格已經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這不失為一個好現象。 如今,曲面LED等新技術也相繼被運用在電視上……可以說,電視技術的進化之路一直沒有停止,也一直成為電視不斷向前的助推器。 此外,在國內市場,近兩年混的最風生水起的無疑就是智能電視。不管是傳統硬件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yè)、IT廠商都紛紛涌入智能電視市場。樂視TV、小米電視、聯想電視、創(chuàng)維和阿里推出的智能電視、愛奇藝和TCL的TV+電視……可以說,國內智能電視市場已經拼殺得血濺五步,而越來越低的智能電視價格也不斷刺激著用戶的眼球。也許在國內,電視能更快地成為快消品。 等離子電視黯然退場,電視行業(yè)的一大損失 電視行業(yè)發(fā)展地如火如荼,卻讓我們忽略了即使再風平浪靜的海面下也隱藏著冰山這樣的危險。而電視行業(yè)遇到的最大挫折莫過于等離子電視近日徹底退出市場。日本廠商是等離子電視的先驅,但日立早于2008年退出等離子電視市場,一年后Pioneer退出,只有松下還死死堅守陣地。但是近日松下也宣布將于2014年3月停產等離子電視,而且?guī)缀跏橇⒓瓷?,這意味著日系廠商徹底放棄等離子電視機業(yè)務。 等離子電視退出市場的消息傳出之后,才讓業(yè)界和用戶恍然意識到這個早就快被遺忘的產品,而它也再次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只是這次是落魄的主角。猶記得等離子電視剛剛上市的時候,不管是業(yè)界還是普通用戶都在為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究竟哪個好而爭得面紅耳赤。但如今,已經顯而易見,塵埃落定——等離子電視最終隕落。 在平板電視剛剛開始展露頭角的時候,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就是死對頭,二者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市場份額也平分秋色。但當時等離子電視的主流尺寸基本集中在50英寸-60英寸左右,雖然超大屏幕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但大屏幕的電視就意味著高昂的售價,等離子電視的價格普遍比液晶電視要高出不少。雖然液晶電視有著各種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它的尺寸覆蓋全面,各種尺寸應有盡有,可以充分照顧到不同的消費群體,而且價格相對便宜。因此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選擇液晶電視。 此外,等離子技術只掌握在松下、日立、先鋒等為數不多的幾家日韓廠商手中,而且技術不下放,對等離子顯示技術的死守加速了其終將走入到孤立無援的境地。而且由于沒有互相印證的可能性,等離子電視的技術進步極其緩慢,在液晶電視解決色彩、反應速度等問題,甚至比等離子做得更為出色的時候,等離子電視的技術卻依然在原地踏步。體積大、發(fā)熱量大、燒屏等缺點無法從根本解決。正是這樣吃老本的心態(tài)讓等離子電視逐漸走向滅亡,最終在明年將徹底退出市場。 從等離子電視走向隕落的路線不難看出,保守、不思進取是罪魁禍首。這和現在開放的電視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當然,現在電視市場基本都是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的滅亡在警示著參與這場電視戰(zhàn)爭的傳統電視廠商、互聯網企業(yè)和IT廠商,即便是戰(zhàn)爭,也要學會合作,也要學會抱團,抱著技術曲高和寡是沒有好下場的。這場戰(zhàn)爭雖然殘酷,但歸根結底是要向前發(fā)展,誰保守,誰只會互相攻訐,只會是自討苦吃,只會是逆潮流而為。 |